根据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AIR)官网显示,他们所开发的 “AI 医生” 系统将会在 2025 年上半年正式上线并开放给大家使用!
据悉,这项 “AI 医生” 系统是基于论文主题 Agent Hospital (或称之为“清华医院小镇”、“清华AI医院”或“清华虚拟医院”)所开发,长期目标是利用人工智能 AI 为人类提供低廉、便捷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清华大学智能产业研究院所开发的 Agent Hospital 在核心理念上,是想要打造一个“闭环式”医疗虚拟世界,推动 AI 医生的快速进化。这个虚拟世界将模拟真实医院的设施和流程,特别设计了超拟人、多样化、广分布的AI患者,让 AI 医生通过大量的诊疗实践不断提升能力。
上述所提及的 “闭环式”就是指 Agent Hospital 涵盖了从发病、分诊、问诊、检查、诊断、治疗、取药到康复的全流程,AI 患者还会及时反馈治疗效果,这些反馈能帮助 AI 医生不断改进和提升能力;而 “加速进化” 意味着 Agent Hospital 就像一个时间加速器,虚拟世界的时间流速是现实的 100 倍,AI 医生能在短时间内完成虚拟世界中漫长的成长与提升。
Agent Hospital 可以看什么病?

Agent Hospital 在 2024 年 5 月时仅支持呼吸科,但目前已经扩展到 21 个部门,分别为👉儿科、耳鼻喉科、风湿免疫科、妇产科、感染科、骨科、呼吸内科、急诊科、精神科、口腔科、泌尿外科、内分泌科、皮肤科、普通外科、神经科、肾脏内科、胃肠科、心血管内科、血液科、眼科和急诊科。

当时,仅支持看呼吸科的 8 种疾病,来到今天除了扩展到 21 个部门之外,还支持看诊多达 300 多种疾病,可以算覆盖了绝大多数常见病和主要重大疾病。
而 “紫荆AI医生” 系统这些疾病进行了专门的优化。 对于在支持疾病列表之外的疾病,系统也能够提供相当高质量的诊断分析。
AI 医生

目前系统已构建了42 位 AI 医生,每个科室配备 2 位 AI 医生,一位来自国内,一位来自国际,而区分国内和国际医生,是因为不同地区的疾病特点、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以肺癌为例,中国医生遵循《原发性肺癌诊疗指南》,而美国医生则参考 NCCN 的《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未来,还将有更多 AI 医生加入。
目前,系统仅开放对 AI 医生诊断能力的测试,治疗能力和对话能力的测试将陆续上线。
AI 患者
系统已构建超过 50 万个 AI 患者,覆盖不同国家地区、年龄段和多种疾病。这些 AI 患者既可以是人类患者在虚拟世界的数字化“分身”,也可以由人工智能结合权威医学知识库和公开病例自动生成。

每位 AI 患者都拥有完整的治疗数据记录,并能与医生互动交流。AI 患者的生成充分考虑了地域、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还能根据需求精准调整这些因素的分布。

用户可创建 AI 患者,选择最多三位 AI 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并对诊断结果进行评价。
“紫荆AI医生” 系统让大众选择自己的定位

目前, “紫荆AI医生” 系统提供供游客、患者和医生三种模式选择👇
- 游客模式 = 用户以游客身份了解紫荆医院,对公众开放,用户无需注册便可以进入游客模式,了解系统的主要情况
- 患者模式 = 用户以患者身份进入紫荆医院(只对定向邀请的专业人士开放,收到邀请码进行注册才能登入)
- 医生模式 = 用户以医生身份进入紫荆医院(开发中,暂不开放)
在患者模式中,系统为专业人士提供了 “AI医生能力测试” 功能,这是此次内测的核心内容。AI 医生的核心能力被划分为以下三类:
- 诊断:根据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既往病史和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
- 治疗:基于患者的基本信息、主诉、既往病史、检查结果和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
- 对话:通过自然语言与用户交流,完成复杂的诊疗任务和流程。
最后,“紫荆AI医生”系统的链接为👉紫荆AI医生 ,目前仅支持 PC 端访问中文版页面,后续会支持移动端访问并开通英文版,系统预计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启动公开测试,在 2025 年上半年对公众开放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