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微软发表了全新的笔电 Surface Book,而苹果也在今天发表了新一代的 MacBook Pro。或许很多人会想,这两台电脑有什麽不同,在使用上又有什麽差异,该如何选购?
虽说 Surface Book 跟 MacBook Pro 两者唯一的共通点就是都可以跑 Windows,但是如果你的人生还是使用 Office 居多,且基于「Mac 怎麽可以拿来装 Windows」这种果粉洁癖,那麽使用 Surface Book 是无庸置疑的最佳选择。但如果你还没有针对你的作业系统有任何偏好的话,那麽了解两者的差异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Surface Book 的重点就是全触控萤幕以及可以拆下来当平板使用,这点在苹果的设计理念上是绝对不允许的。苹果认为如果你要全触控萤幕,那麽请你使用 iPad Pro。iPad Pro 同样可以让你画图,同样可以让你做 Surface Book 所强调的绘图功能。但如果你想要做更细緻的文书处理,那麽使用 MacBook Pro 是绝对毫无疑问的选择。
虽然两者的价格都非常高昂,但是如果从设计上,我们其实还是可以看出 MacBook Pro 所主打的客群还是真正专业的用户,而并不是像 Surface Book 那样主打一般商业用户或者是一般的笔电使用者。何以见得?
首先,MacBook Pro 在我们已经知道的四核心 CPU 以及更新的 GPU 之外,同时还有很多是我们没有注意到,但其实非常重要的特点。MacBook Pro 再次于 SSD 上做出了提升,每秒 3GB (是 GB,不是 Gbps)的读写速度,让我们不管是执行程式或者是做任何大型的图片、影片方桉,都能拥有非常高的读写速度,而不会再像过去那样,卡在因为硬碟或是 SSD 读写速度太慢,而有 render 失误的问题。
其次,在萤幕上 MacBook Pro 也更新了萤幕面板,使用了达到了 P3 超广色域面板,让不管是製作影片或是製作图片的专业使用者都不再需要依赖家中那颗超高级萤幕,使用笔电的萤幕就能符合工作上 90% 以上的需求。
再来,MacBook Pro 也重新强调了他的「超轻薄」,压到 1.8 公斤的超轻量,厚度也比过去的 MacBook Pro 薄上许多,这一点虽然牺牲了过去我们非常喜欢的发光苹果,但是对于使用、携带来说,过去为了带着电脑出门工作而压垮肩膀的事情就再也不会发生了。
从硬体方面来说,这次的 MacBook Pro 不管是操作介面或是硬体表现效能上,绝对可以符合专业使用的需求。但大家一定会觉得一件事情有很大争议——为什麽 MacBook Pro 这次使用了 4 个 Type-C,而不是再像过去那样包容各式各样的介面呢?其实在我先前的预告中就已经有解释过,Type-C 在大家的认知中或许只是 USB 的象徵,但以现在的 Type-C 界面来讲,Type-C 同时兼具 Thunderbolt 以及充电、萤幕输出、音讯、传统 USB 介面等功能,对于一直在追求「多工能单一连接埠」的苹果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新选择。
因此苹果这次直接给你四个 Type-C,除了一方面展示苹果对于无线传输的决心之外,同时也希望可以让你藉由这 4 个 Type-C 做更有效率的应用。
在苹果官网上有特别注明,MacBook Pro 十五吋的 Type-C 除了可以同时接两颗 5K 萤幕之外,还可以同时接上最高达 40Gbps 传输速度的新 Thunderbolt 的储存介面,这一点对于苹果现在非常重视的影音剪辑工作来说极为重要。其他像是更强的散热或者是更大声的喇叭,也同样是为了让使用者可以把电脑带出门工作所做出的设计。
因此如果你真的要比较 Surface Book 以及 MacBook Pro 的差异的话,那麽我想最简单的就是看你对于笔电的要求是什麽?
如果你想要的是一台可以兼具平板电脑以及出外使用的商用比电功能,那 Surface Book 对你来说绝对是非常好的选择。尤其是如果你是商务人士,工作上一定要使用 Office 的话,那麽选择运行 Windows Surface Book 是你的不二首选。
但是如果你想要的是 Mac OS 或者你是一个图片工作者或者是影片工作者,那麽从硬体到操作者介面至最后的连接介面通通都是为影音剪辑及图片影像工作者所设计的 MacBook Pro 就会是你最好的选择。
至于价格的部分因为两者都很贵,所以我们今天就不去看价格,只看你到底适合哪一台笔电吧。
—
>>最專業的蘋果評論,讓你愛蘋果也「認識」蘋果!
請幫陳寗說科技按讚並加入搶先看:https://www.facebook.com/chenning.wowdigi/
—
作者:陳寗@癮科技
本文授权转载自癮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