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US 今天在美国CES 2017大展上正式发布了旗下新机 ZenFone 3 Zoom!
一如 Zoom 系列,ZenFone 3 Zoom 主打强大的拍摄功能:25mm与59mm的1200万像素双镜头、、12倍数位变焦、Dual Pixel PDAF 相位对焦、 4 轴光学防抖……
集合那么多拍摄上的强大功能,但 ZenFone 3 Zoom 厚度仅仅7.99mm!话不多说,赶快来看下它长得怎么样!
ASUS ZenFone 3 Zoom 规格参数:
- 5.5寸FHD AMOLED 屏幕
- 2.0GHz 的Snapdragon 625 八核处理器
- 4GB RAM+128GB ROM 存储组合(支援MicroSD 扩展)
- 1300万像素前置镜头
- 1200万+1200万像素后置镜头/ Sony IMX362 传感器/ F1.7/ SuperPixel 技术/ TriTech+ 自动对焦/ 双画素相位对焦/ 对象追踪/ 雷射对焦
- 5000mAh 电池容量
- 支援指纹识别
- 双卡双待/ LTE
- 154.3 x 77 x 7.99mm 机身
- 170g 重量
- Android 6.0 系统
- 黑、银、金色
这就是今天凌晨,ASUS 在美国发布的 ZenFone 3 Zoom 真机啦!采用了5.5寸屏幕,单手握持是很OK的~
转过去背面一看,哇!搞什么东东?ZenFone 3 Zoom 背面设计和之前的 ZenFone Zoom 相比,完全变了个样!(恐怕妈妈也不认得了)
ZenFone 3 Zoom 舍弃了上一代 Zoom 的皮革机背的设计,改成了和 ZenFone 3 系列一致的金属机身。另外,ZenFone 3 Zoom 也从原本的单镜头 + 大圆圈镜头设计,改成了橫向排列的双镜头设计。
整体排列方式有没有 “很 iPhone 7 Plus” ?
屏幕上方可以看到前置镜头、距离感应器以及听筒。仔细看的话会发现 ZenFone 3 Deluxe 的黑边框还是蛮明显的。
屏幕底部依然为返回键、主菜单、多任务键。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ASUS标志性的同心圆设计没有了咯~!
电源键和音量键依然在机身右侧。
SIM 卡槽则设置在机身左侧,而且从侧身可以看到 ZenFone 3 Zoom 那 7.9mm 的机身厚度。加上圆滑的边框设计,估计也不会硌手~
底部可以看到的就是3.5mm耳机接口、USB Type-C 接口、以及扬声器。
整体来看,金属背面设计为三段式,银色天线条分布在上下两边。
摄像头的排列方式最让小编印象深刻!跟上一代 Zoom 系列大大不同:左上角的一组1200万像素双镜头采用了横行排列方式(刚刚好把天线条分割开来)、然后镜头下平行的是LED 补光灯和激光对焦模块、中间一个指纹识别模块。
这边还是说一下,Zenfone 3 Zoom 用上类似 iPhone 7 Plus 双镜头设计:两组 1200 万像素镜头,其中一组为 58mm 焦距 2.3 倍光学变焦的 Tele 镜头,另一组就是采用全新 Sony IMX362 的手机镜头(真的don’t play play啊)。
2.3倍光学变焦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几乎无损的画质下拍得更远!ZenFone 3 Zoom 同时还解决了光变手机的机身厚度问题,仅仅7.9mm机身!看上去更薄、更好携带~!
而后置的双镜头,让 Zenfone 3 Zoom 也能像 iPhone 7 Plus 一样哦 — 拥有人像景深效果,可以拍出类似 DSLR 的 feel~
7.9mm 全金属机身+加上圆润的边框设计,看上去挺不赖的?
这款 ZenFone 3 Zoom 一出来就打着拍照无敌的口号,搭载了ASUS 独家的SuperPixel 拍照技术,透过画面整合与影像最佳化,可提升4倍感光度(是一般手机的10倍、iPhone 7 Plus的2.5倍!)、智能调校ISO等级,就算在晚上、昏暗的环境下也能拍出清晰照片!
而 ZenFone 3 Zoom 的 “人像模式”,就可以达到像 iPhone 7 Plus 的人物清晰、背景模糊的凸显效果。拍摄功力堪比 iPhone 7 Plus,但价钱相对应该比较便宜,这款ZenFone 3 Zoom 会吸引到你吗?
更多Zing彩:
- 【外型速看】一样有指纹辨识のZENFONE 3千元机!LASER及MAX均为金属机身,而且各有卖点!
- 【外型速看】ASUS ZENFONE 3 DELUXE上手试玩!超薄4.2MM机身且手感爽快!
- 【外型速看】ASUS ZENFONE 3设计超正!双2.5D玻璃且背面同心圆纹路好炫!
本文:
【外型速看】ASUS ZenFone 3 Zoom上手试玩:平行双摄像头、金属机背有点像iPhone 7 Plus!
更多精彩科技资讯,请留守 Zing Gadget 或 Facebook 、 Twitter 、Google+ 以及YouTu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