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代凭借着 Galaxy AI 功能让人眼前一亮的 Samsung Galaxy S24 系列在近期内也迎来了迭代 Galaxy S25 系列,依旧 3 款型号——Galaxy S25 小屏、S25+ 中杯 和 S25 Ultra 超大杯。今天就来探索下其中 “中杯” Galaxy S25+ 的表现如何。
Samsung Galaxy S25+ 规格配置如下:
- 运行 Android 15 的 One UI 7 操作系统
- 6.7 寸 QHD+ Dynamic AMOLED 2X 屏,支持 1-120Hz 刷新率、3120 x 1440(Quad HD+)分辨率、16M 色深、2600nits 峰值亮度、康宁大猩猩玻璃 Victus 2
- 高通骁龙 8 Elite for Galaxy 处理器
- 12GB RAM + 256/512GB ROM
- 后置 50MP 广角 + 12MP 超广角 + 10MP 长焦(支持 3倍光学变焦、2 倍光学质量变焦、高达 30 倍数码变焦,OIS)
- 前置 12MP 自拍镜头
- 4900mAh 电池
- IP68 防水
- 立体声
- USB Type-C 接口/耳机接口
- NFC
- 5G
- 蓝牙 5.4
- 158.4 x 75.8 x 7.3mm
- 190g
- Navy、Icyblue、Mint、Silver Shadow 配色
- Blueblack、Coralred、Pinkgold 配色(线上独家出售)
售价:
- 256GB:RM4,999
- 512GB:RM5,599
外观设计📲


小编上手的 Samsung Galaxy S25+ 是主打配色——Navy。外观造型一眼看上去,可以说和上代 Galaxy S24+ 毫无差异。如果要细说差别的话,就是新增了一圈加厚保护圈,类似于 Galaxy Z Fold6,有效提升了镜头的保护性,同时与 Galaxy Fold6 折叠屏设计语言互相靠拢了。


Galaxy S25+ 在配色上也提供更多选项风格,除了主打色 Navy,还有 Icyblue、Mint 和 Silver Shadow。其中 Navy 和 Silver Shadow 在光线变化下,会呈现不同的视觉效果。昏暗环境更低调沉稳;光线下则更为金属感。线上也提供三款独家配色:Blueblack、Coralred 和 Pinkgold。其中 Coralred 配色是款充满活力的红色,鲜艳且富有冲击力,喜欢抢眼配色的朋友应该挺喜欢的。

机身边框依旧是铝合金材质,机身厚度 7.3mm 和重量 190g 也和上代一致,不套壳使用依旧是有些割手的握持手感。

屏幕依旧是 6.7 寸 QHD+ Dynamic AMOLED 2X 屏,支持 1-120Hz 刷新率和 2600nits 峰值亮度。简单来说,在整个设计上,Galaxy S25+ 并没有太大变化,仅有镜头保护圈和配色有所改动。可以说是毫无新意,但也可以诠释为 Samsung 觉得该设计就是目前最好最合适的方案,就看大家对此设计的满意度如何了。
影像体验📸

除了外观无大太差异,影像硬件上也是和上代一致的:后置 12MP 超广角 + 50MP 广角 + 10MP 长焦,以及 12MP 的前置镜头。不过还是来看看实际表现:
普通样张







- 整体色彩还原自然,没有明显偏色
- 暗部区域偶尔出现噪点,影响部分细节表现
- 光线充足时能很好保留细节
广角 + 长焦样张
顺序:0.6x 广角 > 1x > 2x >3x > 10x > 20x > 30x 长焦对比









- 广角边缘稍微还是有畸变的问题
- 10 倍变焦还算清晰突出物体,20 至 30 倍就蛮多噪点了,但是对于偶尔的极致长焦需求来说的话,小编觉得够用够清了
夜拍表现


手机检测到在较暗处拍摄时,会自动启动夜拍模式。该模式依旧支持 0.6 倍广角、1 至 10 倍长焦,但 20 和 30 倍就不支持了。广角模式和白天拍摄的问题一样,边缘会有畸变问题。夜拍会压制曝光,也会提高暗处光的部分,但细节清晰度的部分还是有待加强。不过到了 10 倍的噪点就非常明显了,不过毕竟是夜拍也算是可以过关的表现了。
人像表现



后置人像模式支持 1 至 5 倍;而前置自拍镜头则支持双人/单人模式。对于喜欢自拍的用户来说,双人模式可纳入的人数量更广,拍起来更为顺手方便。美颜效果也不会过于敷衍或夸张,边缘虚化的效果也蛮出色的。
One UI 7 表现✨
既然在硬件上没有太大变化,那么其搭载的 One UI 7 系统的表现就成关键了。使用下来,One UI 7 的确让 Galaxy S25+ 变得更好用,交互体验更加流畅和直观了。


用惯 One UI 6 的朋友,在起初使用 One UI 7 新的快捷设置(Quick Settings)和通知界面时可能需要点时间适应。但是习惯后,会发现它的 UI 用起来更顺手。快捷设置面板布局合理,能一目了然查看所有常规功能。同时,通知中心和快捷设置现在是 2 个独立界面,也可选择将它们合并,但小编觉得默认分开的设定更符合使用习惯。

在锁屏下方多了个 “Now Bar” 功能,类似于 iPhone 的 “Live Activites”,能实时显示各个应用程序的状态。像是我在录音,锁屏后它就会在这个 Now Bar 中继续显示录音状态。甚至能同时开启多个 App,像是计时器、音乐、录音等,你都可以在锁屏时滑动 Now Bar 查看其进度。

One UI 7 也让整个体验更为智能。比方说,在 Settings 菜单中可直接输入问题,不需要精准匹配关键词了。如此一来,查找功能变得更为直观,尤其是 Samsung 的设置项众多且复杂的情况下,这种 AI 搜索的改进尤为实用。想了解更多 One UI 7 的新功能,可点击此视频查看。
Galaxy AI 🤖
除了上代就具备的 Circle to Search、Note Assist、Transcript Assist、Interpreter、Call Assist、Writing Assist、Photo Assist、Drawing Assist 等 AI 功能之外,这一代 Galaxy S25+ 也引进了新的 Galaxy AI 功能。


首先就是上述提及过的 “Now Bar”。最新且最直观的 AI 功能就是 “Now Brief”,类似于 iPhone 的灵动岛功能,但位置是在屏幕底部的 Now Bar 横条上。

Now Brief 功能会在每日早上/中午/晚上分 3 次推送个性化信息,例如天气、新闻摘要等,也会主动向你汇报今日行程,比分说提醒你今天要到外地出差,当地的天气、交通状况等信息,类似于你的 “私人助理”。不过目前它的内容还比较有限,但未来可能会支持更多应用,甚至整合社交媒体和邮件通知。不过,就目前而言,它的实际用途还不算特别吸引人。

另外,Google Gemini 现在是 Galaxy S25+ 的默认语音助手,长按电源键即可呼出。

“Galaxy AI Assist” 也依然存在,并且增强了侧边栏的实用性。AI Select 功能类似于 Google 的 “Circle to Search”,但更专注于 Galaxy AI 生态。比方说,你选中画面上的任何东西,系统就会判断你可能需要的 AI 功能。像是我选择了特定的文字段落,系统就推荐 Writing Assist 功能,这种随叫随到的使用方式,进一步简化了 Galaxy AI 的操作门槛,变得更加直观简单。
小编觉得 Samsung 在 Galaxy AI 方面的策略相对务实,更像是个生产力助手,而不是单纯的 AI 聊天机器人或生成式模型。再配合 One UI 7 和骁龙 8 Elite for Galaxy 处理器的性能,Galaxy S25+ 在系统优化上确实给出了很好的成绩。想了解更多 Galaxy AI 的使用指南,可点击此处一文看懂哦!
性能表现🕹️


Galaxy S25+ 搭载高通骁龙 8 Elite for Galaxy 处理器以及支持 12GB RAM 和 256/512GB ROM。用它游玩了 25 分钟的《原神》,特效全开的情况下可顺畅跑 60 帧,没有明显掉帧的感觉。


游玩接近一小时的《Honor of Kings》,开启图像极高帧率、超高分辨率、极致画质,画面也非常顺畅,出招也不会出现卡顿问题。发热状况在可接受范围内,只是相机模组下方会比其他区域较为温热。
若要说缺点的话,就是直角边框用起来有割手的握持手感较为不舒服,还是建议套着手机壳才能玩得顺手些。
续航表现🔋

Galaxy S25+ 的电池容量依旧是 4900mAh,和上代相同。虽然电池容量没有变化,但由于系统优化,它的续航表现略有提升。玩了两种手游的耗电量如下:
- 《王者荣耀》玩 51 分钟:掉电 18%
- 《原神》玩 25 分钟:掉电 9%
另外,小编使用 45W PD PPS 快充头以及原装数据线为 Galaxy S25+ 进行充电,充电进度如下(仅供参考),表现也和上代基本一致:
- 10 分钟:23%
- 20 分钟:49%
- 30 分钟:70%
- 40 分钟:85%
- 50 分钟:94%
- 1 小时:98%
- 1 小时 4 分钟:100%
不过,Galaxy S25+ 在无线充电方面依旧令人失望,它支持 Qi2 标准,可实现 15W 无线充电,但没有内置磁吸功能。因此,若想要使用 MagSafe 钱包或磁吸车载支架,就必须额外购买 Samsung 的磁吸保护壳了。
总的来说🔚

简单来说,Galaxy S25+ 在硬件配置上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但在细节打磨和系统体验上有了明显提升。One UI 7 的优化、Galaxy AI 的升级,让它在日常使用更加流畅且智能。虽然外观设计与前代相似,但成熟的设计依然耐看,性能、续航和影像体验也维持了 Samsung 旗舰一贯的稳定性。
那么,Galaxy S25+ 和 Galaxy S25 Ultra 应该怎么选?

如果说 Galaxy S25+ 是一款 “够用且均衡的旗舰”,那么 Galaxy S25 Ultra 则完全是 “极致堆料的顶级旗舰”。两者在硬件配置上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说,取舍其实并不复杂。
Galaxy S25+ 更注重轻薄便携的手感,同时在性能、续航以及影像体验上都维持了旗舰水准。6.7 寸的屏幕尺寸相对适中,重量也更加友好,适合不喜欢过重机身、追求日常使用体验的人群。虽然相机系统相比 Ultra 少了一颗潜望式长焦镜头,但得益于 Galaxy AI 的加持,S25+ 的影像表现依然稳定且足够应对大多数拍摄场景。更重要的是,价格相对更亲民,对于不追求极致硬件配置的用户来说,S25+ 已经足够满足需求。
而 Galaxy S25 Ultra 则完全是面向 “极致体验党” 和重度内容创作者的选择。200MP 的主摄、支持 5 倍光学变焦的长焦镜头以及更大的 5000mAh 电池,再加上标志性的 S Pen,几乎将 Samsung 最顶级的硬件堆满。如果你对影像细节、远距离拍摄以及续航有着极高的要求,同时对 S Pen 的生产力功能感兴趣,那么 S25 Ultra 无疑是更具吸引力的选择。当然,代价是更高的售价以及略显厚重的机身。
简单来说,Galaxy S25+ 更适合追求均衡体验且注重性价比的用户,而 Galaxy S25 Ultra 则是为那些 “无上限预算” 且想要体验 Samsung 最顶级科技的用户而生。

Samsung Galaxy S25+ 12+256GB 版本售 RM4,999;而 12+512GB 版本售 RM5,599,也可选择以 RM138.86/月 和 RM155.53/月 0% 利息分期付款的方式入手。想购买或了解更多详情的朋友,可前往 Samsung Malaysia 官网查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