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马斯克旗下的公司,往往都给人一种“高概念”、“未来感”的印象,像是研究脑机接口的Neuralink、Boring Company底下隧道、SpaceX大幅度的进行可回收火箭的试飞和降落等等,都是在试图打造一些未来感的科技
要说比较贴近我们一般日常生活的东西,除了特斯拉电车以外,就是Starlink卫星网络了。
卫星联网即摆脱了光纤电缆或是信号发射站这些基础设施的依赖,在马斯克的想象之下,它更是一个未来人类登陆火星时用来互相沟通的手段。
我们有生之年能不能踏上火星不好说,但提前体验卫星联网,感受马斯克想象中的“火星上网”还是有办法的。

小编这里拿到的是Starlink Standard Kit,负责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是一块纯白色的,呈15°角倾斜的板子,块头看似不小,但实际上的重量相当轻盈,安装上非常的轻松。
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确保顶上是完全开放的,即正上方和周围都是直接连到天上的空间,一些像是公寓阳台,如果正上方有屋顶遮挡的话还是无法使用的,这个时候就推荐你在有地住宅、有露天阳台的住处,或是买一个可以把Starlink该做卫星的一个支撑架来使用。

Starlink看的天线看似玄乎,实际上用起来非常直观好懂,首先就是除了负责用来接收信号的大板子,还有一个路由器,路由器上以RJ45电线连接天线,再接上电源,基本上就架设完毕。

Starlink附赠的RJ45电线也给得量大管饱,可以轻松的从屋顶等环境连接到室内的路由器。


这颗路由器的构造很简单,看起来特别有科幻感,接口都在背部,除了与天线本体链接的RJ45接口、电源线以外,另外还有两个隐藏式的接口让用户可以有更多链接选项。

加上户外的天线本来就有防水功能,电线接驳处也有很明确的防水塞,就算是在雨天放在外面也不怕弄坏天线,基本上不影响运作,至于网速嘛,就请容我后面再细说。

架设好硬件后就需要透过手机App联网了,Starlink的手机App功能丰富,但操作起来并不复杂,首先你可以透过App的指引来检测天线的周围会不会有太多的阻挡物,同时天线的摆放也非强制性的需要15°斜角摆放,一点偏移都不可以,这些App里都会有所提示。
全都摆好,联网、登陆账号后,该更新更新、该链接链接,这些就能上网了。

接着就是网速体验了,一言以蔽之,Starlink的上网体验就是“看老天爷脸色”,一般情况下天气只要够晴朗,网速是可以很快很顺利的,无论是日常逛网络、游戏、下载大型档案、串流播放视频等都是轻轻松松,但只要刚好是阴雨天就不好说了,会很容易出现网络品质波动,时快时慢的,这时就会发现你光要有个开阔空间还不够,天上的云朵也要够开阔才行。
然而晴朗的天气也只是连线状态相对好一些,在小编的实际使用过程中,就算是天气晴朗的大白天还是会偶尔会出现断链或网速不稳定的现象。

网速方面还是一要点,速度大概在200多Mbps上下,但受天气影响的波动也比较大。

当然,Starlink的另一种使用方式就是利用便携式的电源来进行户外使用,一些像是露营的场景意外的会很实用。
综合来看,整体的稳定性还是稍逊于目前主流的家用光纤为主的家用网络,比较适合家里没有良好的网络基础设施,或是在户外有联网需求时到派的上用场,但要真的把它当现在主流的上网设备还是有一系列的稳定性和问题要面对的。Starlink Standard Kit的价格为RM1600,网络配套更是要价每月RM220,无论是从价格还是整体表现来看,Starlink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还是有些提升空间,但对于需要户外联网,或是住在荒郊野岭没办法用正常渠道获得网络基建的情况来说,Starlink和它所代表的概念就是实现网络自由的唯一途径。